|
他,一心一意當好守糧衛士;他,越過底線變成糧倉“碩鼠”时间:2023-10-19 【转载】 一心一意的“衛士” 今年是吳鋒進入糧食系統的第29個年頭。 29年來,他發自內心熱愛著糧食事業,深深地投入到工作中,為促進地方糧食事業發展發光發熱。 吳鋒出生在陜西省武功縣一個農村家庭,貧寒家境磨煉出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頑強拼搏的意志。“父母雖然是農民,但對我的教育很嚴格,經常教導我要清清白白做人,不能拿不該拿的錢、做不該做的事。”吳鋒說。 1994年,從榆林學院政史專業畢業后,吳鋒被分配到咸陽1002倉庫(現陜西糧農咸陽儲備庫有限公司)辦公室,做了6年秘書工作。2000年,他開始從事糧食保管工作。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吳鋒為人正直、清白行事,一步一個腳印,靠著自己的努力在糧食系統站穩腳跟。他從基層糧食保管員做起,先后任副科長、科長、副主任、庫主任等職務。 剛接觸糧食業務時,對于“糧食扦樣”“庫存檢查”等具體操作方法,吳鋒一頭霧水,工作中也沒少碰壁。 “不會咱就要學,總不能當個‘門外漢’!”于是,吳鋒從零學起,向同事學、向領導學,參加培訓學、自己私下學。那時,各種糧食業務書籍成了他的枕邊書,幾乎每晚睡覺前都會拿出來翻一翻。 終于,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鉆研,吳鋒逐漸成長為糧食系統的“行家里手”,贏得了同事們的認可。 “在工作中,我們探索了機械通風新方法,將以往新收糧冬季集中通風降溫改為逐月通風3至4天,當糧溫接近外溫時停止通風的間歇式通風方法,降低了能耗,取得了良好效果……”談起與糧食業務相關的話題時,吳鋒滔滔不絕。 平日里,吳鋒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積極應用電子測溫、環流熏蒸等儲糧新技術,組織實施高大平房倉調質通風試驗項目和儲糧水分在線實時監測項目,使得咸陽儲備庫的科學保糧率不斷提高。 因精通糧食業務,吳鋒多次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及地市糧食局邀請為基層職工作業務培訓。在陜西省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質量大清查活動中,吳鋒被納入專家庫,為同行答疑解惑。由于貢獻突出,他還被評為2020年度陜西省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質量大清查先進個人。 2017年,國家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這一年,吳鋒開始擔任陜西糧農咸陽儲備庫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分管紀檢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刻苦鉆研業務,力爭做到精益求精。 為了盡快熟悉掌握紀檢監察工作,吳鋒經常翻閱行業期刊和報紙,了解紀檢監察工作的前沿信息,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 制定公司黨風廉政責任書、開展各種形式警示教育、積極推進清廉建設……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的政治生態呈現新氣象。 “打鐵必須自身硬!”吳鋒說,“要求別人做到清正廉潔,首先得讓自己做到。”一直以來,吳鋒以嚴格標準要求自己。在收發糧過程中,因為作風正派,從不接受客戶吃請、不收受客戶的禮品禮金,使他在職工和群眾中樹立了威信,連續多年被評為公司優秀黨員和先進工作者。 2022年12月,吳鋒擔任陜西糧農咸陽儲備庫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作為單位的‘一把手’,一定要對個人負責、對事業負責、對單位負責。”吳鋒說,“糧食事關國運民生,我將把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扛在肩頭,為守護‘三秦糧倉’貢獻力量。” 兩面三刀的“碩鼠” 得知劉玉斌涉嫌受賄的消息,認識他的人沒有不感到震驚的,甚至連他最親近的家人都無法相信。 平日,在同事眼里,劉玉斌是為人忠厚、做事本分的“老實人”;在家人眼里,他是照顧家庭、值得依靠的“頂梁柱”。然而,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人,卻沒能經得起考驗,最終站在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 2022年2月,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劉玉斌被采取留置措施。 玉斌的工作經歷相對簡單。在擔任陜西省志丹縣糧食局局長之前,一直在志丹縣工商局工作。他先后擔任辦公室主任、紀檢組組長、副局長、黨支部書記等職務。工作中的劉玉斌兢兢業業,在同事中積攢下了“好口碑”。 轉變發生在2014年。這一年,劉玉斌到志丹縣糧食局任局長。令人唏噓的是,剛過半年,劉玉斌的底線便很快失守。 此前,延安市各縣儲備糧輪換的糧食經銷企業均由各縣縣委通過考察,經縣委常委會會議決定產生。2015年4月變更為由延安市糧食批發市場通過招投標形式產生。當時,該情況僅各縣糧食局局長知曉。 同月,劉玉斌通過景某(另案處理)介紹認識了糧食經銷商張某某(另案處理)。在劉玉斌辦公室交談后,張某某得知了這個重大變動。 恰逢志丹縣儲備糧輪換期滿,張某某向劉玉斌表示想做志丹縣糧食輪換的生意,并向劉玉斌承諾事成后會給予感謝。 為獲取張某某的“感謝費”,劉玉斌借著其他糧食經銷商信息閉塞的機會,提前告知了張某某儲備糧輪換招投標準確的官網公告時間和報名時間。 公告發布后,劉玉斌密切關注投標動態。可看到僅有張某某一家企業報了名,劉玉斌感到不安。 為了避免自己的“感謝費”打了水漂,劉玉斌通知張某某再找兩家公司,用其資質進行報名,這樣就能避免流標。最終,在劉玉斌的“精心”操持下,張某某如愿中標。張某某在履行銷售合同后,按照每斤1分錢的標準對劉玉斌進行感謝。 2015年11月底的一天夜晚,張某某將劉玉斌約到酒店停車場,將13萬元現金交給了他。 張某某向劉玉斌承諾,如果今后還能繼續交易,則會按照糧食銷售出庫每斤1分錢、糧食采購合同入庫每斤2分錢的標準進行感謝。 劉玉斌家里兄弟姐妹眾多,但只有他和弟弟兩個人有工作。本就不富裕的劉玉斌平日里還要給其他幾個在家務農的兄弟姐妹經濟補貼,生活一直過得很緊巴。面對金錢誘惑,他終究還是突破了自己的防線,成為張某某攫取利益的幫兇。 在此之后,劉玉斌多次利用職務便利,通過透露競標底價的方式,使張某某多次順利中標,先后4次收受張某某“感謝費”共計49萬元。 “第一次伸手的時候,提心吊膽,多少個夜晚睡不好覺。”劉玉斌回憶道,“第二次拿錢的時候還是很后悔。” 收錢后的劉玉斌經常在夜晚被噩夢驚醒,每每想到母親的教誨都會淚流滿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自己變成了別人損害國家利益的幫兇……忘記了初心和使命,以身試法,把自己推向了罪惡的深淵。” 2022年8月,因犯受賄罪,劉玉斌被子長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 上一篇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深挖徹查!下一篇通報7起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