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年輕干部的一封信】為什么身邊 “出事” 的年輕人多了?时间:2023-07-06 【转载】
客觀來看,新時代中國青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磨礪于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他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把個人奮斗融入民族復興的時代洪流中,以青春之我貢獻偉大時代,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不負先輩的期望,譜寫了新時代青春之歌。這是我們這個時代青年人和年輕干部的主流,這一點毋庸置疑、毋庸置喙。 年輕公職人員這個群體,在社會分配體系中的位置比較尷尬。隨著年齡的增長、責任的加重,精神壓力和焦慮越來越多,這就給了少數不法商人乘虛而入的機會。有的上來就用金錢一頓猛砸,廣撒漁網慢收網,就看哪條小魚自投羅網;有的大打感情牌,專門對準青年人焦慮的孩子上學、購房買車、老人看病等軟肋,讓年輕干部從內心深處欠下莫大的人情債;有的放長線投資,對準一些青年才俊或者部門精英,提前認識,有事沒事走動走動;有的投其所好,對喜愛奢侈消費或放松娛樂的年輕人,無所不用其極,用精神鴉片和物質炮彈摧毀防線,把他們拿捏在手心里。 近年來,受到國內外環境和疫情影響,就業環境不好,年輕人找工作更不容易,去年國家公務員報考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200多萬人,這其實不是太利好的趨勢。而很多優秀的大學生從校門進入機關后,收入預期同自己的價值期許差距較大,也沒有勇氣重新擇業,這種焦慮的心理基礎,在面對腐蝕“圍獵”時很容易失守。一個不得不警惕的事實,就是腐敗的代際傳遞,一個不干凈的中層領導干部,往往會帶偏、帶壞一堆年輕干部。如果真要給青年人提什么建議的話,我覺得首先要遠離損友,還要慎重選擇人生導師,對于單位內部那些思想污濁、油膩不已的人也要敬而遠之,守住自己工作、學習、生活的底線和空間。 …… 沒有他律的自律也是不牢靠的�,F實中,也有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對年輕干部管理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重才干能力、不重政治素質和廉潔操守,重使用、不重管理,沒有及時發現、提醒和糾正年輕干部身上的毛病,甚至以“信任年輕人”“不打擊積極性”等為借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小錯釀成大害。財務管理崗、社保經辦崗貪腐案幾乎都是如此,經手大額資金多,一旦監管缺位就“監守自盜”“小官巨貪”。某縣人社局管理混亂,管理有明顯漏洞繳款信息無法網上查詢;送繳費人的通知單能通過系統修改,所收錢款不需馬上交賬;口令和繳費印章都由自己保管且無他人監管;領導從不過問,監督人員只看總表不看附表,假表也能過審。有賭博陋習的社保專干胡某,利用監管漏洞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間輕松作案300余次,貪污147.1萬元,2019年12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對于上述年輕干部來說,步入仕途就誤入歧途,人生第一粒紐扣扣得亂七八糟,不僅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損失,也給社會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和能量,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青年人最需要的是,客觀冷靜地分析、平等理性的對話,如同樹苗一樣需要耐心細致的田間管理、修枝剪葉、對癥下藥,防止成長“黃金期”變成貪腐“危險期”。 來源:節選自《給年輕干部的21封信》 圖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