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年輕干部的一封信】貪腐是人類政治繞不過的共同話題时间:2023-06-14 【转载】 貪腐是人類政治繞不過的共同話題 ——駁 “反腐敗影響經濟發展論” 反腐敗影響經濟發展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反腐敗斗爭不僅不影響經濟發展,相反,更有助于經濟體制的完善,有助于公平正義的市場環境的形成,是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把腐敗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其成本必將是以民心向背和執政基礎為代價。就我們國家目前發展階段而言,強力反腐不僅有助于執政黨的自我完善,有助于維護社會公平、公正、正義,而且更有助于完善市場機制和改善經濟結構并因此釋放出最大的改革紅利。 反腐敗是國之大事,但不能為國家的所有問題負責。一個國家不合理的問題,也不能一概裝入腐敗這個籮筐。腐敗不應該是一個情緒化的宣泄,而應是一個有著明確界定的科學概念。濫用公權力為私人謀取私利,這才是腐敗的本質特征。不是所有的社會不公都與腐敗有著直接關聯,社會轉軌時期的制度空白、財富分配規則的不合理、個體道德的下降導致食品藥品安全、歷史造成的城鄉和區域生活差距、技術不達標或操作不規范帶來的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這些問題背后可能有腐敗問題,但并不一定都與腐敗相關。社會公眾往往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以一種情緒化的方式將一切話題指向同一個話題——腐敗,但這僅僅是一種情緒而已。作為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者,萬不可被這種情緒左右。 進而言之,反腐敗也不是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腐敗問題發生在我們身邊,引起人們最強烈的不滿,這種不滿可能會掩蓋其他社會問題。反腐敗斗爭最終的勝利,也不會帶來一個萬事大吉的升平世界,即使腐敗被遏制到最低限度,社會也不得不面對其他的問題:環境污染、利益沖突、城鄉差距、結構調整、通脹壓力、金融危機、經濟泡沫、就業難與用工荒……這些問題存在和激化程度,并不直接取決于這個社會的清廉程度,這是任何社會都必須面對現實的社會問題。 反腐敗不會讓我們一夜之間從窮小子變成富翁,從房奴變成房叔房姐,在短時期內可能會付出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成本,這一點全社會應當具有清醒的認知,而不應該盲目地陷入反腐敗的狂歡當中,或者將這種對現實的失望解讀為反腐敗的不力,否則容易造成一種壓力、情緒和矛盾的轉移。事實上,無論對個人還是執政者而言,反腐敗都是無可逃遁的必然抉擇,卻不一定帶來直接的物質利益,如果我們是為了某種別的目的和利益去反腐敗,反腐敗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和價值。這同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對法國民眾心中的“自由”進行批評的原理是一樣的,在反腐敗的時候總惦記著那些與反腐敗無關的利益,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反腐敗。 惟其如此,我們反腐敗才具有非功利的、絕對意義上的價值。清廉與腐敗是一對永遠存在的矛盾,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清廉。民族的希望在于自強、創造與改革,而反腐敗可為其保駕護航。反腐敗之路并不平坦而是布滿艱辛,不能一勞永逸而需要經歷一個漫長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腐敗必將與中華民族的復興過程始終相隨,速勝論、悲觀論、西化論犯的是同一個錯誤。腐敗要反,問題要解決,生活要繼續。巨石不斷滾落又不斷推上,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西西弗斯命運,這就是反腐敗的真諦。 來源:節選自《給年輕干部的21封信》 圖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