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 | 春到人間草木知时间:2023-02-04 【转载】 “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有“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有吉祥的涵義。 那么立春的由來是什么?立春有什么習俗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立春由來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 立春習俗 1.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它是在立春的前一天進行的,在古代時,迎春的儀式非常盛大,人們非常重視這一個習俗。 2.句芒神在“立春”的這一天,舉行紀念的活動歷史悠久,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的事情,說明祭句芒由來已經是非常久了。 3.鞭春牛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比較早,后來一直被保存下來。山東的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4.祭祖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的時候供奉祖先的食品相對來說是比較特殊的。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 立春養生 1.防止舊病復發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笨梢娏⒋汉笫羌膊《喟l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疾病等。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2.每天梳頭百下《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3.多吃韭菜香菜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食物可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特別提醒 1.不要過早減衣生活起居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于人體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年老體弱者換裝尤應審慎,不能突然減少服裝。 2.注意通風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如自然界一樣,需要舒展暢達。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易發時期,包括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注意居室空氣的流通,適度開窗通風換氣。在立春時節,很多人都會因為接觸外界的過敏源而導致肌體出現一些過敏反應,從而誘發哮喘、鼻炎等季節性過敏疾病 3.增加和緩的戶外活動氣溫回升的情況下,可以逐漸增加一些和緩的戶外活動,以利于氣血運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立春時節少陽初起,運動量不宜過大,否則會耗傷初起之少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