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家書誦讀时间:2021-08-10 導語: 老一輩革命家的家書,映襯著共產黨人矢志不渝、愛黨、愛國的丹心,凝結著共產黨人勇于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彰顯著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情懷。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勇擔時代賦予的青春責任,從今日起,沙苑農場微信公眾號開設“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欄目,通過接力誦讀紅色家書,重溫百年黨史、緬懷革命先烈、堅定理想信念、傳承革命精神。 陳覺原名陳炳祥,1903年生,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趙云霄又名趙鳳培,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陳覺、趙云霄作為第一批先進的中國青年,于1925年冬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學習期間結為夫妻,1927年學成后一同回國,投身革命。 1927年9月,趙云霄隨陳覺到湖南醴陵參加了秋收起義,不久他們被調回湖南省委機關,組建湘南特委。1928年4月,由于叛徒告密,他們分別被敵人逮捕。反動當局對他們多次審訊,殘酷折磨,但他們寧死不屈,表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氣節。 1928年10月10日,陳覺給妻子趙云霄留下飽含思念和不舍的訣別信后從容赴死。趙云霄因懷有身孕,刑期推遲。 盛華飼料廠黨支部 張喜寧 大家好,這里是陜西省農墾集團沙苑農場紀委策劃推出的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欄目,我是張喜寧,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陳覺就義前寫給臨產妻子的訣別信。 陳覺在就義的前三天,寫給在監獄的妻子趙云霄的信。 云霄我的愛妻: 這是我給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處死了,你已有身孕,不可因我死而過于悲傷。他日無論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會來扶養他的。 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選擇一些給他留作紀念。 你也遲早不免于死,我已請求父親把我倆合葬。以前我們都不相信有鬼,現在則惟愿有鬼。“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幵蒂蓮,夫妻恩愛永,世世締良緣。”回憶我倆在蘇聯求學時,互相切磋,互相勉勵,課余時閑談瑣事,共話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歷,形影相隨。以及去年返國后,你路過家門而不入,與我一路南下, 共同工作。你在事業上學業上所給我的幫助,是比任何教師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尤其是前年我病本已病入膏肓,自度必為異國之鬼,而并得你的殷勤看護,日夜不離,始得轉危為安。那時若死,可說是輕于鴻毛,如今之死,則重亍泰山了。 前日父親來看我時還在設法營救我們,其誠是可感的,但我們寧愿玉碎卻不愿瓦全。父母為我費了多少苦心才使我們成人,尤其我那慈愛的母親,我當年是瞞了她出國的。 我的妹妹時常寫信告訴我, 母親天天為了惦念她的進在異國的愛兒而流淚,我現在也懊悔此次在家鄉工作時竟不去見他(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別了。前日父親來時我還活著,而他日來時只能看到他的愛兒的尸體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傷,我也不覺流淚了。云!誰無父母,誰無兒女, 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我們雖然是死了,但我們的遺志自有未死的同志來完成。 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此祝健康 并向王同志問好 覺手書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日 |